近年有不少汽車公司都紛紛加入發展電動車行列,美國電動車生產商特斯拉(Tesla)雖站在行列的最前線,所謂長江後浪推前浪,內地電動車企龍頭比亞迪最新季度電動車銷量首度超越 Tesla,榮登全球最大電動車製造商寶座。

 

Tesla 於前日 (2/1) 公布去年第四季電動車交付量,達破紀錄的 48.45 萬輛,創季度新高,超出市場預期的 47.7 萬輛,並實現全年目標。雖然 Tesla 打敗了自己的歷史紀錄,但仍然被同行的比亞迪超越。比亞迪早前公布的純電動車銷量為 52.64 萬輛,高於 Tesla 4.19 萬輛。此成績令比亞迪首次季度跑贏,躍升全球最大電動車銷售商。

 

但是如果用全年來計算的話,Tesla 銷量近 181 萬輛,按年增 38%,並達成全年目標 180萬輛,只計純電動車而言,Tesla 的銷量仍然壓倒比亞迪的 157.5 萬輛。雖然比亞迪仍落後 Tesla,但以季度成績而言,可以觀察到比亞迪正在於全球市場上的地位提升,為 Tesla 帶來新的壓力,而 Tesla 已開始透過年終促銷來提振銷量。

 

有媒體指出,在高利率經濟環境中,消費者會更願意尋找性價比更高的車型,而比亞迪的降價策略能夠有效地提高銷售量。雖然會損害公司利潤,比亞迪認為,為提高市占率與消費者接受度,策略是值得實行。

 

馬斯克曾在 2011 年受訪時恥笑比亞迪,馬斯克笑言比亞迪不是該公司的競爭對手,因為其汽車不吸引、技術不夠強,在中國本土亦面臨嚴重困局,更稱比亞迪的發展重點應是確保生存。在 12 年後,有網民問及當年的恥笑時,馬斯克改口稱現時比亞迪生產的車競爭力很強。  

 

政府曾推出不同政策以吸引香港市民購入電動車,環境及生態局局長謝展寰於上週二 (26/12) 發表網誌,表示香港電動私家車的增速位於世界前列,在 2017 年香港的電動私家車佔新登記私家車的比率約 9 %,但在今年首 10 個月,香港新登記電動私家車的數目為22,970 輛,佔所有新登記私家車總數 (35,731輛) 約 64.3%。

 

他又指現時已有逾 30000 個私人樓宇停車位落成及備有充電設施,加上政府投放 35 億元協助約 700 個現有私人屋苑停車場加裝充電設施,相信可提供充足充電設施。政府亦將開始逐步將政府停車場的電動車充電服務市場化,交由市場營運,並收取充電費,遵循用者自付的原則,而葵芳停車場及堅尼地城停車場已率先開始收取充電服務費用。

 

在市場化原則下,政府停車場的電動車充電收費,會由中標營運商參考同區電動車中速充電服務當時的收費水平而訂定。餘下位於 72 個政府停車場逾 1,400 個中速充電器亦會逐步實施充電收費,預計有關充電服務市場化計劃將於本年年中完成。